工作负载管理 (WLM) 工作项生命周期定义了 工作项 在工作负载执行过程中如何在不同状态之间转换。 它确保项目能够通过用户控制和系统控制的转换,以一致的方式完成验证、执行和最终确定。

下图展示了工作项在 WLM 自动化流程中的典型运行路径,列出了其不同的状态及可能的结果。


WLM 工作项生命周期

工作项状态及描述

了解这些状态有助于开发人员、管理员和业务用户有效管理队列,跟踪自动化进度,并处理异常。
状态 描述
插入工作项
  • 添加工作项时的初始入口点。
  • 它们已通过错误验证。
新建
  • 有效项的默认初始状态。
  • 可以挂起,标记为已完成失败,或者继续进入准备运行状态。
准备运行
  • 已排队等待执行的项目。
  • 无法由用户编辑。
  • 系统将其转换为活动状态。
活动
  • 当前正在执行的项目。
  • 无法编辑。
  • 系统将其转换为已完成失败未知
挂起
  • 已被暂时暂停的项目(无限期或在设定时间内)。
  • 可以返回到新建或标记为已完成/失败
已完成
  • 已成功完成项目的最终状态。
  • 无法更改状态,只能删除。
失败
  • 执行失败的项目。
  • 可以重新处理(返回到新建)、标记为已完成或设置为挂起
数据错误
  • 含有验证错误的项目。
  • 必须在转移到新建已完成挂起之前进行更正。
未知
  • 以未定义的状态结束的项目。
  • 可以重试(返回到新建)或标记为已完成/失败

状态转换

下表概述了工作项生命周期中的关键状态及其可能的状态转换。 请将此作为快速参考,用于理解工作项在 WLM 处理过程中如何在不同状态间转换。 当您插入一个工作项时,它可能处于新建(如果没有错误)或数据错误(如果有错误)状态。
当前状态 允许的转换 谁可以更改
新建
  • → 准备运行(系统)
  • → 挂起
  • → 已完成
  • → 失败
  • → 数据错误
  • → 未知
用户/系统
准备运行 → 活动 系统
活动
  • → 完成
  • → 失败
  • → 未知
系统
挂起
  • → 新建
  • → 完成
  • → 失败
用户
已完成 → 仅已删除 用户
失败
  • → 新建(重新处理)
  • → 完成
  • → 挂起
用户
数据错误
  • → 新建(更正后)
  • → 完成
  • → 挂起
用户
未知
  • → 新建
  • → 完成
  • → 失败
用户

状态转换规则

  • 可编辑状态: 新建、挂起、数据错误、失败、未知和已完成
  • 不可编辑状态: 准备运行并且活动
  • 系统控制的转换准备运行 > 活动活动 > 已完成/失败/未知

注意事项

请记住以下注意事项:

  • 工作项的典型流程如下: 新建 > 准备运行 > 活动 > 已完成/ > 失败
  • 当您使用 CSV 文件上传大量 工作项 时,它们会分批插入。 新插入 工作项 的状态被标记为草稿,直到它们全部从文件中插入为止。
  • 可以编辑失败的 工作项 并重新处理,将其返回队列中。
  • 系统根据当前状态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,以维护流程的完整性。 有关更多详情,请参阅 工作项状态和操作
  • 状态之间的转换根据设备操作、系统验证和队列规则自动进行。
    例如,如果工作项处于准备运行状态,当设备可用时,系统会自动将其移动至活动状态。 执行后,设备操作将决定下一种状态:
    • 如果任务成功完成,项目将转换为已完成状态。
    • 如果任务失败,项目将转换为失败状态。
    • 如果设备无法报告结果,则项目将转换为未知状态。
  • 监控工作项状态,以了解自动化效率、错误趋势和工作负载分布情况。
  • 要修复工作项执行问题,请参见 WLM 工作项未被执行(需要 A-People 登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