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網頁表格擷取資料的範例
建置bot以開啟 Wikipedia 網站的瀏覽器視窗,從表格中擷取資料,並將其寫入您桌面的 CSV 檔案。此範例使用來自Browser、Data Table、Recorder,以及Windowpackages的actions。
程序
-
開啟新的bot:
- 從Control Room,選取 [機器人] > [我的機器人]。
- 按一下 [新建] > [機器人]。
- 在 建立任務機器人視窗,輸入bot名稱。
-
接受預設資料夾位置 [\Bots\]。
若要變更儲存bot的位置,請按一下 [選擇] 並按照提示操作。
- 按一下 [建立及編輯]。
-
開啟瀏覽器視窗,前往您要從中擷取表格的網頁。
- 按兩下或拖曳 [瀏覽器] > [開啟] action。
- 在 URL 欄位中輸入 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Table_(information)。
- 選取您慣用的瀏覽器。
- 按一下 [儲存]。
-
按一下 [執行]。
bot會開啟視窗。
-
指定表格。
- 按兩下或拖曳 [錄製器] > [擷取] action。
-
按一下 [視窗] 分頁,然後從下拉式清單中選取 [表格 (資訊) - Wikipedia] 視窗。
如果視窗標題未出現在清單中,請按一下 [重新整理]。
-
按一下 [擷取物件]。
[表格 (資訊) - Wikipedia] 視窗隨即啟動。
-
將游標移至 [基本說明] 標題下方的「年齡」表格上。
表格周圍會出現橘色方塊。
-
按一下表格。
[物件處理] 訊息方塊隨即出現。
- 返回 Control Room。
-
在 [物件屬性] 表格中,驗證 [控制項類型] 為 [表格]。
若不是,請按一下 [重新擷取物件]。
- 從Action下拉式清單選取 [取得表格]。
-
在 [將輸出指派給變數] 欄位中,建立
Tabledata
變數。
[表格 (資訊) - Wikipedia] 視窗會儲存為變數window-1
。 -
指定要儲存資料的檔案位置。
- 按兩下或拖曳 [資料表] > [寫入檔案] action。
-
從 [資料表名稱] 清單中選取
Tabledata
。 -
提供檔案路徑以建立 CSV 檔案。
例如:C:\Users\<username>\Desktop\WikipediaTable.csv。
- 選取 [如果資料夾/檔案不存在,則自動建立] 選項。
- 選取以覆寫現有檔案。
-
關閉 [表格 (資訊) - Wikipedia] 視窗。
- 按兩下或拖曳 [視窗] > [關閉] action。
-
選取 [變數] 分頁並插入
window-1
。
- 按一下 [儲存]。
-
按一下 [執行]。
bot會在桌面建立 CSV 檔案,其資料內包含七個索引、索引值和淨變更。